写在文前
本文的意义在于科普,让家长对尿道下裂有一个基本的认知,所以就算您家宝宝属于重度尿道下裂,也请不用恐慌,无论轻重,都需手术治疗。您要做的就是了解疾病,放宽心态,带好孩子!
下裂分类
01
目前最常见的分类方法是基于尿道口的解剖学位置,但这种方法存在局限性,比如不能反映阴茎下曲程度,未能充分显示病情轻重及需要重建尿道长度,对合理选择术式帮助不大,因此尿道下裂的严重性不能由尿道口位置确定。国外尿道下裂大师Barcat指出:分型不能依原有尿道口位置而定,应根据矫正伴发畸形后尿道口位置确定类型。因此建议采用Barcat相似分型方法:在人工勃起证实无下曲或下曲已矫正,切除发育不良尿道后,再根据尿道外口位置分型:轻型(阴茎头型、冠头沟型、阴茎远侧型)、中型(后2/3阴茎干型)、重型(阴茎阴囊型、阴囊型、会阴型)
另还需注意特殊类型—无尿道下裂的阴茎弯曲,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I型:皮肤性弯曲II型:尿道有正常海绵体组织,Buck筋膜与浅筋膜发育异常III型:有非常薄的粘膜尿道,海绵体缺乏,尿道背侧有致密纤维组织,类似下裂的chordee(此类病例亦称隐匿性尿道下裂或短尿道畸形)要达到完全伸直常需牺牲远段异常尿道,并按正规尿道下裂修复IV型:海绵体发育不对称
合并畸形问题
02
1、最常见者为隐睾,重型(III度)尿道下裂32%可有隐睾(9%尿道下裂可有隐睾),可以先行处理(内分泌治疗或手术)。尿道下裂合并隐睾者其染色体异常检出率约达22.2%2、前列腺囊(utricle):存在于严重尿道下裂残留的前列腺尿道部囊性物。在会阴型及阴囊型尿道下裂中,可高达10%-15%(Devine)。由于梗阻导致反复感染或结石形成应手术切除。对于抗菌素治疗可缓解症状者,可采用较长时期保守治疗。3、两性畸形:严重型尿道下裂,特别是合并隐睾者应排除某种两性畸形的诊断,最好在新生儿时期作出。(1)混合性性腺发育不良:较常见。一侧为睾丸,一侧为条索状性腺。最常见染色体核型45XO/46XY。60%MGD者严重男性化不足,有小阴茎。若对睾酮刺激反应很差,可考虑转性。(2)不完全男性假两性I型(Reifensteinsyndrome):会阴型下裂,睾丸小,常为隐睾,严重者有残留阴道。到青春期无精症、不育、男性乳房发育。经纤维母细胞培养证实有不同程度雄激素结合缺陷(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严重病例可以转性。轻型儿童染色体核型及心理上为男性者,可修复尿道下裂。但补充睾酮的处理常效果极差。(3)不完全男性假两性畸形II型:小阴茎、会阴阴囊型尿道下裂、5α还原酶缺乏。有盲端阴道开口于尿生殖窦,更多是在后尿道后方的尿道。与I型不同为有发育较好的睾丸、附睾及输精管和精囊,并终末于盲端阴道。因其外阴似阴蒂大的女性,多数按女性抚养,但按其自然发展,到青春期有明显男性化发展。对阴茎发育较好者,亦可按男性处理。(4)真两性畸形:50%46XX、20%46XY、30%嵌合型应剖腹探查,根据外阴及性腺情况处理。
术前应予特别考虑的一些问题
03
重型尿道下裂应作的检查对重型尿道下裂,不论性腺位置或扪及与否,应作内分泌或性别状态检查。标准化的检查包括:超声检查、生殖道造影、染色体检查、性腺组织学检查、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检查。相关影像学检查意义:经尿道下裂口逆行造影有助于判断性别畸形检查类型:盆腔B超、VCUG(前列腺小囊)内分泌处理意义:判断是否需要使用刺激或补充性的内分泌制剂、制剂选择及用药途径、剂量、疗程检查类型:HCG、睾酮及二氢睾酮、LHRH
想了解更多,请加入南海妇幼尿道下裂公益群了解!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