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尿瘘诊断
尿瘘鉴别
尿瘘饮食
尿瘘预后
尿瘘检查
尿瘘病因

做能做的事

10多年前初夏的一个午后,一位年逾古稀的先生,半卧在病床上闭目养神,他就是西安医院的张建国教授。在他身旁,一位年轻人手捧一本书,正看得入神。

“这些名医大家让人好生敬仰,他们太厉害了”,年轻人放下书本,转头向先生望去,脸上微微泛起红光。“张建国老师,书中所写的这例患者,病情复杂多变,救治过程险象环生,作者完成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手术,令人叹服”。

张教授睁开眼睛,看着年轻人激动的面庞,微微一笑,“那你说说,什么是名医大家?”

摄影/青简

“自然是做最困难的手术,治疗最危重的患者,就像您这样的!”

“你说的都是表面现象,这是技,而非道。”张教授哈哈大笑。

“是技而非道?张老师,能谈谈您的看法吗?”年轻人眼神中透着渴望,热切地看着张教授。

“一名优秀的医者,就是以整体的眼光,宁静的心灵,做他能做的事”

“这也太容易了吧。”

“可是就这一点,许多人终其一生却做不到。”

那时,张教授因病住进了我院泌尿外科进行手术治疗,家里并无青壮年来照顾他,虽是知名教授,生活也不宽裕。我们这些科里的年轻男大夫,就主动请缨,轮班承担起了照护张教授的任务。

说起张建国教授,无人不敬仰佩服。医大妇产科学科发展中,譬如产钳术、宫颈癌根治术以及复杂泌尿生殖道瘘修补术等诸多关键性术式,都是在张教授一手带领下率先开展起来的,进而在西北地区推而广之。

我第一次听得张教授的事迹,是在妇产科实习的时候。我的带教老师——一位妇产科研究生,姓管,我们都称其为管师兄。说到张教授时,管师兄的声音变得激动起来。说起了他曾有幸在张教授手下管床时,治愈一位多次尿瘘修补失败的患者。

“你可知道,那是一位怎样困难的患者啊?不到30岁,在当地生孩子时,发生了尿瘘,全国各地修了6次都失败了。最后无人敢再给她做手术,都建议保守治疗。那个女患者的家散了,钱没了,工作也丢了,平日里也不敢出门。找到张教授的时候,并未报有多大希望。而当时的张教授,早已功成名就,也快要退休了。同事们都劝他不要去冒险,病情如此,北京和上海那么多大专家都不去做这个手术,他也完全没必要去踩这颗雷,搞得晚节不保。但张教授仔细检查后,最终力排众议,给她做了第7次手术!患者竟然奇迹般地治愈了!”

这第7次尿瘘修补手术到底有多难,管师兄说:“那个瘘口太触目惊心,口大瘢痕多,简直是修无可修,绝对是石头缝里还要长大树的节奏!当然,给你们说了也不懂,这么说吧:当年长坂坡一战,赵子龙在曹军阵中七进七出,一身英雄胆,张教授相比那常山赵子龙,也不逊分毫啊!”

张教授对我们这些年轻大夫,总是鼓励多过批评,直接给出答案而非反复诘问。闲暇之时,有人就此对张教授打趣道:“您老太偏心了,当年对我们可不是这样,现在对这些小同志们,溺爱有加,这可不公道。”张教授总是轻摇折扇,哈哈一笑,“你们都是专家教授了,还吃凑(醋)”。

在我结婚的时候,张教授因行动颇有不便,遂赠书一本以为贺。书是凌萝达教授主编的《难产学》,考虑到大喜之日,谈专业略有不妥,张教授就又亲手包了一个喜庆的书皮,悄悄托人送予我。当我收到这份珍贵的礼物,内心欢喜、感念与压力,难以言表。因为,这不仅仅是一部书,这是张教授挚爱一生的专业,是他奉献青春的事业,是他最为珍视的东西。这部书更像是一个证物,它象征着我们的医学事业,就这样一代又一代,薪火传承,生生不灭!

逝者如渡渡。就在数年前,张教授最终离我们而去。而我们,依然需要不忘初心,坚定地走下去。那个初夏的午后,先生在病榻上的话语,将会始终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

“一名优秀的医者,就是以整体的眼光,宁静的心灵,做他能做的事!”我至今难忘张教授的这句至理名言。

文/刘明(西安医院)

来源:中国家庭报

转载仅作观点分享使用,我们尊重版权,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及作者,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欢迎合作或投稿:wedoctor

guahao.







































白癜风能完全治愈吗
济南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louass.com/nlzz/1010.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