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有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主要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使得肾脏部位出现炎症,而且会导致肾实质性病变,上尿路感染的细菌还会随尿液进入下尿路,引发整个泌尿系感染,而下尿路感染主要是由于不注意卫生、细菌及病毒感染等因素,导致下尿路感染,下尿路长期感染也会导致上尿路出现感染。
尿频、尿急、尿痛、尿不尽、小肚子疼等等;尿液颜色偏浑浊、有味道,有的人还有小便发红(血尿)。大多数人都是只有上面膀胱刺激的症状,少数人会有腰痛、发热(体温很少超过38℃)等肾盂肾炎表现。
正常情况下,少量的细菌进入尿路的话,不会引起感染,是因为:1.膀胱粘膜有一定的抗菌能力、2.膀胱里的尿液有高浓度尿素、3.男性前列腺还能分泌一些抗菌物质、4.细菌进入尿路后人体的白细胞就很快的进入阻止细菌繁殖、5.每次尿液排出时可以冲刷尿道、6.输尿管和膀胱之间呀,有一个活瓣,这个瓣膜正常情况下允许尿液从输尿管进入膀胱,不允许膀胱里的尿液反流进入输尿管。
如果尿路感染不治疗,那么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很难自行感染或者症状会进一步加重,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而且不治疗的话感染会进一步逆行向上,由尿道炎发展成膀胱炎甚至肾盂肾炎,如果是肾盂肾炎的话,还会伴有发烧腰痛,症状就比较严重了。所以有尿路感染的话需要积极治疗。
临床上有症状的尿路感染都是需要治疗的,而且是早发现早治疗最关键,治疗上主要以抗感染为主,不同细菌导致的尿路感染选用的抗生素种类也不一样,临床上以尿液的细菌培养结果为参考,不能盲目暂自用药。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尿路感染,治疗疗程也不一样,一般1到2个月。如果刚开始急性尿路感染不治疗,可能会变成慢性的尿路感染,最终导致肾脓肿、感染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因此对于尿路感染,不可忽视,要及时治疗,不要小病拖大病。
治疗尿路感染时应注意多饮水,多休息,会阴部注意清洗,清淡饮食。并使用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尿路感染常见的病原菌是大肠杆菌,其他还有克雷伯氏菌、奇异变形菌、B组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下尿路感染一般使用磷霉素氨丁三醇、头孢类、喹诺酮类、呋喃妥因等口服药物3~5天,有尿路结石、肾积水、糖尿病、肿瘤等易感因素时,用药7天。
上尿路感染需要用药更长时间,通常需要输液治疗,在体温恢复正常三天之后,改口服药物继续用药,总疗程达到14天左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