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下裂术后不适,孩子哭闹,伤口出血不止,整块尿不湿都被流血染红,伤身,伤心;用盐水清洗护理后便以为护理结束,结果孩子生殖器长出小疙瘩,旧疾未愈又添新症,累儿,悔己。
治尿道下裂,从来不是医生一个人的责任,技术加护理,这是一项需要医生和家长共同努力一起完成的“工作”。家长若能懂得术后如何进行舒适护理,不仅减少了孩子承担的痛苦,也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1心理舒适护理尿道下裂患儿病变部位时生殖器,患儿排尿方式有别于常态,受我国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受到别人的嘲笑,患儿会产生羞怯、自卑等心理,表现为不合群。另外,患儿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医院,会产生恐惧感。根据患儿年龄不同特点,对年龄大的患儿要主动交流,进行心理疏导,保护隐私,并讲解与疾病有关的健康知识。对年龄小的患儿通过拥抱、抚摸,消除患儿紧张、恐惧的心理,建立安全感。
2术后伤口舒适护理因疼痛而哭闹,是导致伤口出血、尿管脱落、尿瘘等的主要原因,术后采用舒适护理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作用。尿道下裂手术要求卧床时间较长,可在不影响手术体位的同时,选用患儿习惯的体位,并在手术部位放支架以悬空裤子,防止摩擦引起疼痛。
多与患儿沟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其讲解注意事项,并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患儿采用不同的方法。10岁以下的患儿,利用小儿注意力易被分散的特点,给予玩具引逗,语言巧妙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减轻疼痛。10岁以上的患儿因生殖器勃起引起出血、疼痛,可遵医嘱用药,提供喜爱的书籍或听音乐等减轻疼痛。
3皮肤瘙痒舒适护理术后患儿易出现肛周皮肤瘙痒,患儿忍不住用手抓挠会阴部,焦躁不安、哭闹等,可引起伤口出血、尿管脱落等。可采用术后热敷肛周皮肤,外擦润肤油的方法环节患儿术后瘙痒不适。
4术后体位的舒适护理患儿术后未清醒期间,为防止呕吐误吸,给予采用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的被动体位。麻醉刚清醒时,需专人看护及父母床边旁陪护,安抚、镇静患儿,稳定患儿情绪、满足依赖心理。
5引流管的舒适护理避免引流不畅造成的疼痛不适。
(1)观察引流管情况,妥善固定尿道支架管及膀胱造瘘管,防止受压、打折或扭曲,保持引流通畅及低位引流。
(2)鼓励患儿多饮水,或给予其喜欢的饮料如牛奶、果汁等,保证入量,以达到冲洗尿道的目的。
(3)一旦出现堵塞,及时用生理盐水低压冲洗,冲洗时诸如液量不宜过多,压力不能过大,抽吸手法要轻,因支架管随尿道弯曲或管内分泌物的阻挡,避免用力过大或过度摆动造成患儿疼痛或损伤新尿道。
及时更换敷料以预防感染,保证伤口清洁干燥,尿袋妥善固定,避免高于引流口,并每日更换。
新尿道形成需要较长时间留置支架管,一旦拔管,患儿一时不能适应自行排尿,出现排尿不畅而造成疼痛。因此在术后1周,新尿道基本成形后,拔管前做膀胱训练,排尿通畅,方可拔除支架管。鼓励患儿尝试站立排尿,拔管前指导患儿深呼吸、放松腹肌,学会自我调节。
6睡眠的舒适护理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尽量给患儿安排较小的房间,保持床铺的清洁、整齐。夜间应开壁灯,避免灯光直射影响睡眠,提高患儿睡眠质量。白天拉开窗帘,让自然光照射房间,帮助患儿形成正常的生理睡眠习惯,每日定时开窗通风,保证房间内空气清新。
总结
NOTICE
尿道下类是小儿泌尿系统常见的先天畸形,因前尿道发育不全而导致尿道外口位置异常,不仅造成排尿和生育功能障碍,而且影响患儿心理发育。尿道下裂手术失败多为并发症所致,其中尿瘘、尿道狭窄及感染占15%—30%。临床经验表明,若对患儿实施舒适护理,可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THEEND—
全国首个尿道下裂闈掓捣鐧界櫆椋庡尰闄?鐧界櫆椋庣殑鐥囩姸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