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科手术后病人的护理
(1)病人返回病房从平车搬运至床上时,注意保护病人的体位及各种引流管;
(2)观察四肢的感觉活动,手术肢体的温度、血运情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脊柱手术平卧6小时后可轴线翻身,肢体手术者患肢抬高,应高于心脏,以利于静脉回流,减少肿胀;
(4)疼痛是根据病情予适量镇痛剂,以缓解疼痛;
(5)术后病人可枕软枕(腰麻除外),6—8小时可少量饮水以促进肠蠕动,加快排气,排气后可进流食;
(6)观察伤口引流的量、颜色、性质,并记录引流量,术后72小时引流量小于50ml可拔除伤口引流管;
(7)病人如装有PCA,应将其放置在可及的地方以便使用,返回病房后立即使用一次,其镇痛效果更好;
(8)如装有自体血回输器装置,应在10小时之内将血回输完毕;
(9)颈部手术7日拆线,其他12—14日内拆线;
(10)出院指导:①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②保持良好心境,有利于康复;③修养环境清洁、舒适,空气新鲜;④注意预防外伤;⑤定期门诊复查。
2.骨牵引病人的常规护理
(1)严密观察患肢血循及其活动情况,观察内容包括:肢端皮肤的颜色、温度、桡动脉或足动脉的搏动和指端的活动;
(2)保持有效的牵引,根据病人牵引的部位抬高床头或床尾,以保持牵引力和体重的平衡;
(3)牵引时要保持病人处于正确的牵引体位;
(4)牵引的重量应根据病情需要调节,不可随意增减;
(5)骨牵引病人要保持针孔处的清洁干燥,预防感染。牵引处不需盖任何敷料,每日滴75%酒精两次;
(6)预防坠积性肺炎、压疮、泌尿系感染、便秘等并发症;
(7)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
3.石膏病人的护理措施
(1)抬高患肢,以利于静脉血流及淋巴液的回流;
(2)严密观察固定肢体末端雪循,发现肿胀、麻木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未干时应用手掌托,禁用手握,以免在石膏上形成凹陷,对肢体形成局限性压疮;
(4)随时听取病人主诉,如石膏内某一点疼痛,应及时检查处理,切不可忽视,以免发生局部坏死;
(5)用嗅觉进行观察,如有腐臭味,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6)石膏内有伤口者,应及时观察渗血情况,为明确伤口是否继续渗血,应在石膏上沿血迹做一标记,并不断观察;
(7)解除局部压力,可在局部开窗;
(8)鼓励病人做石膏内的肌肉收缩运动,预防肌肉萎缩,若病情允许可下床活动;
(9)禁止使用硬物抓挠石膏内皮肤,以防皮肤损伤;
(10)保持石膏的整洁,避免污染,严重污染者应及时更换石膏;
(11)石膏拆除时可做肌肉按摩,并加强功能锻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