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尿瘘诊断
尿瘘鉴别
尿瘘饮食
尿瘘预后
尿瘘检查
尿瘘病因

科普middot番外之二害死了西

害死了西门庆的“精子流动”

公元年于小亚细亚的佩加蒙出生的希腊解剖学家、内科医生Galn盖伦(公元?~00?年),在求助于他的患者中发现连续发现了几例奇特的病例。患者生殖器持续出现类似精液的渗出物,Galn将这一发现记入《论医学经验》这一著作中。因为当时对精液和尿道脓液缺乏有效的鉴别诊断,于是这一病情命名为Gonorrha,意为“精子流动”(Goho为精子之意,rha为流动)。

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

同时,在遥远的东方,东汉名医张仲景(公元?-15?年)的行医生涯中,也遇到类似的病例,并记录于《金匮要略》中:“小便如浆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这可能是中国最早的关于淋病的记载。[1]

公元~年,隋朝巢元方所著的《诸病源候论》提出“五淋”、“二浊”的概念。还提出“热气大盛,”则令小便不通,“热势极微”,故“但小便难也”,其中小便不通和难,以及“膏淋之为病,尿似膏自出”[,3]。

《诸病源候论》人卫版

关于淋病的病因,当时对医学理解相对局限,无法明确病因,更不可能得知淋病的病原体是何物。当时猜测的病因是“湿热下注”(急性)到“肾气虚弱”(慢性)。[4]但,即便如此,古人对淋病的流行病学的特征有一定的认知,明确了酒色过度为淋病的起因。

在明代言情小说《金瓶梅》的第七十九回“西门庆食欲丧命”中关于西门庆之死前的描述:肾囊肿痛、溺尿甚难、龟头生出疳疮。书中的吴神仙先诊了脉息,诊断为酒色过度,肾水竭虚。

小说中有诗云:“醉饱行房恋女娥,精神血脉暗消磨。遗精溺血流白浊,灯尽油干肾水枯。”

以现代医学观点来看,西门庆当年33岁,有多个不固定性伴,就其病征而言与梅毒并不符合,而与淋菌性尿道炎较为吻合,有排尿困难和尿道分泌物增多,同时伴发附睾炎(阴囊肿痛)和淋菌性皮炎(疳疮)。可初步诊断西门庆为急性淋菌尿道炎转为慢性淋菌尿道炎,且有较严重并发症。

西门庆之死,依据书中所描述,极有可能是因为败血症合并淋菌性心内膜炎。当然也不排除是因为服用过多的药物所致。

《金瓶梅》——七十九回(节选)

比及到晚夕,西门庆又吃了刘桔斋第二贴药,遍身疼痛,叫了一夜。到五更时分,那不便处肾囊胀破了,流了一滩鲜血,龟头上又生出疳疮来,流黄水不止。西门庆不觉昏迷过去。月娘众人慌了,都守着看视,见吃药不效,一面请了刘婆子,在前边卷棚内与西门庆点人灯挑神,一面又使小厮往周守备家内访问吴神仙在那里,请他来看,因他原相西门庆今年有呕血流脓之灾,骨瘦形衰之病。贲四说:“也不消问周老爹宅内去,如今吴神仙见在门外土地庙前,出着个卦肆儿,又行医,又卖卦。人请他,不争利物,就去看治。”月娘连忙就使琴童把这吴神仙请将来。进房看了西门庆不似往时,形容消减,病体恹恹,勒着手帕,在于卧榻。先诊了脉息,说道:“官人乃是酒色过度,肾水竭虚,太极邪火聚于欲海,病在膏肓,难以治疗。

过了两日,月娘痴心,只指望西门庆还好,谁知天数造定,三十三岁而去。到于正月二十一日,五更时分,相火烧身,变出风来,声若牛吼一般,喘息了半夜。挨到巳牌时分,呜呼哀哉,断气身亡。

等待了年的明确诊断

年JohnHuntor的一个试验中,他将患淋病患者的脓液种植到自己身上后他同时患上了淋病和梅毒,最后死于梅毒性主动脉炎。19世纪中叶以前,因为梅淋共感率极高,人们曾把二者当成同一疾病,并且将急性淋病当做梅毒的早期症状。

直到19世纪末期,著名犹太医生NissriaAlbrt当时仅为奥斯卡皮肤科的西蒙医生的助理,他在被派去执行性病与麻风病的调研时,结识了一名同样从事性病与麻风病研究的挪威医生:汉森格哈德,汉森格哈德并将他在挪威搜集的上百例相关病人的组织样本赠予了奈瑟。

犹太医生NissriaAlbrt

年,奈瑟医生在上百例样本中筛选了35例急性尿道炎阴道炎及新生儿急性结膜炎病人的分泌物样本中,成功分离出来了一种奇特的双球菌,这就是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淋病奈瑟菌。

年,人类首次成功培养出来了淋病奈瑟菌,并接种于健康人的尿道内(还好当年没有医学伦理审查),终于明确了淋病的致病菌——淋病奈瑟菌。

等待了年,“精子流动”的迷烟终于散去,淋病,这一古老的疾病病原体首次被明确诊断。

淋病双球菌呈肾形,两个凹面相对,大小一致,长约0.7微米,宽0.5微米。它是嗜二氧化碳的需氧菌,革兰染色阴性,最适宜在潮湿,温度为35℃,含.5-5%二氧化碳的环境中生长。常存在多核白细胞内,椭圆或球形,常成双排列,无鞭毛、无荚膜、不形在芽孢,对外外界理化条件的抵抗力差,最怕干燥,在干燥环境中1--小时即可死亡。在高温或低温条件下都易致死。对各种化学消毒剂的抵抗力也很弱。

从进入到狭窄

正常成年男性尿道长15-18厘米,舟状窝粘膜由鳞状细胞组成,前尿道粘膜由柱状细胞组成,后尿道及膀胱粘膜由移行上皮细胞组成。

因为结构的差异,各部位对外来病原体的抵抗力各不相同。

前尿道柱状细胞是单层成行排列,病菌更容易由细胞间隙进入粘膜下层,易产生严重病变。

后尿道及膀胱三角区的移行上皮由于受解剖结构上的限制,不能伸缩自如,也易受侵袭。

膀胱壁除三角区具有很大伸缩性,移行上皮能起鳞状细胞的作用,从不受淋病双球菌的影响。

淋病双球菌进入尿道后,36小时后即可引起严重的粘膜红肿,并有脓液出现,白细胞均集中于细菌丛的周围,这种情况将在周内快速进展。

男性盆腔(正中矢状切面)

细菌进入尿道腺体和隐窝以后同样可自粘膜层深入下层组织。各腺窝及套开口,为细菌进入要道,病理变化较其它部位更为严重。腺管及窝开口常被阻塞,分泌物不能外泄,造成腺和窝的脓肿。[8]

经过持续的炎性反应,尿道粘膜出现大面积坏死,部分淋球菌感染严重的患者,其粘膜下层组织,甚至海绵体也受影响,继发尿道周围炎、脉管炎、淋巴结炎和腹股沟淋巴结炎等。

自身细胞分化修复受损组织时,修复后的粘膜相比原来的组织更厚、更硬、更易出血。而粘膜下层、腺窝及其它周围组织受到侵袭后,多为结缔组织所替代。感染严重或反复发作的,可出现组织纤维化,引起尿道狭窄。

抗生素的角斗场

自从年发明磺胺和年发明青霉素并将其用于淋病治疗,使淋病感染率下降。但从60年代早期出现口服避孕药以后,淋病的发病率再次上升。到80年代末,由于HIV面世,安全套得以大面积推广,淋病感染率再次下降。

安全套无法完全避免淋球菌的感染,但是可以大幅度降低风险

旧中国的梅毒和淋病流行严重,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防治措施,年基本消灭了性病。0世纪80年代初,淋病和梅毒在我国再次流行,并逐年增加。由于淋病是世界各国发病率最高的性传播疾病,接触者感染率高,潜伏期短,可在短期内病例成倍增长。

我国自年以后,淋病病人逐年呈直线增多,是性病主要发病病种。如上海地区性病就以淋病为主,上海地区淋病在性病中占比一度高达90%以上。[5]抗生素的出现与应用给了淋球菌几乎致命的一击,但是好景不长,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与滥用,淋病奈瑟菌对常用的抗生素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又由于年西非和东亚出现了耐青霉素的淋球菌菌株以来,世界淋病有明显增加的趋势[6]。

格哈德·杜马克,年发现了一种叫“磺胺”的新药

在上海的一项调查中发现[7],菌株中87.5%对青霉素耐药,88.7%对四环素耐药,产青霉素酶的淋球菌和高水平耐四环素的淋球菌分别占45%和18.8%;对阿奇霉素的耐药率为94.7%;对氧氟沙星、洛美沙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97.5%,95.0%和95.0%,不过幸运的是研究中的菌株均对头孢曲松和壮观霉素敏感。

全球抗生素耐药趋势,绿色为耐药程度较低,红色为较高

抗生素与细菌进入了角斗场,只有强者才配活下去,强者才配变的更强!

检测与预防

人类对淋球菌无自然免疫力,任何年龄均易感。我国淋病的高发年龄为0~40岁,占总发病人数的69.3%。女性性工作者生殖道淋球菌感染率为5.0%[9],淋病的潜伏期短,一般为~5d,不洁性交是其主要传播途径。一次不洁性交,淋病感染率可达60%~90%,传染性极强,粘膜间接接触分泌物也存在感染的可能。

淋球菌引起的成年男性尿道炎常能够被及时诊断和治疗。而在成年女性中,淋球菌感染临床症状不典型,多在出现并发症如盆腔炎时才能被发现,以致形成输卵管瘢痕,引起不孕或异位妊娠。女性感染淋球菌症状不典型也是导致商业性行为成为了淋球菌传播主力军的原因之一。美国CDC推荐对5岁有性生活的女性及有多性伴的所有女性每年需进行一次淋病筛查[8]

目前并没有能有效预防淋球菌感染的手段,对淋球菌感染也尚无较廉价便利的检测手段(不像梅毒、艾滋、乙肝、丙肝均存在试纸自检),事前观察外生殖器有无不明分泌物、异味,并正确使用安全套,避免商业性行为,减少性伴人数,可一定程度上预防淋球菌感染的发生。

对HIV感染者而言,即便病毒载量已经无法检出,但同时患有淋病,依旧有通过无保护性行为传播HIV的可能。

参考文献

[1]《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医学史》

[]EggrM,LowN,SmithGD,tal.ScrningforchlamydialinfctionsandthriskofctopicprgnancyinacountyinSwdn:cologicalanalysis.BMJ,,:~.

[3]丁显平,唐乃秋,岳秀兰,等.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与不育不孕症的相关性研究.中国优生与遗传学杂志,,9(5):8~30.

[4]邵长庚,叶干运.从淋病在我国历史中的记载浅谈其防治[J].中国性科学,(0):6-7+11.

[5]吴晓明,林汉生.~年全国淋病与梅毒的流行特征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16):-.

[6]陈春雷,朱美英,潘亚元.临床分离淋病奈瑟菌抗生素耐药性观察[J].中国消毒学杂志,,31(08):-+.

[7]张铁军.淋病流行特征及淋球菌耐药性研究[D].复旦大学,.

[8]樊尚荣,周小芳.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性传播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续)——淋病的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国全科医学,,18(6):-.

[9]范国雄,陈伟梅.惠州市女性性服务者性病感染情况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8(3):60-61.

悦奔一生

                







































白癜风传染吗
白殿疯能治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erguan.com/nljb/54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