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1.无颅神经损害的四肢瘫痪,病变定位在A.延髓B.脊髓颈段C.脊髓胸段D.内囊
E.中央前回
B颈脊髓损伤引起四肢运动感觉功能障碍,称为四肢瘫痪。胸段以下脊髓损伤造成躯干肌、双下肢瘫痪,称为截瘫
2.在无运动瘫痪及失调的情况下,患者不能完成以前所能完成的动作,称为A.失调症B.失动症C.失用症D.失认症
E.失写症
C失用症指脑部疾患时患者并无任何运动麻痹、共济失调、肌张力障碍和感觉障碍,也无意识及智能障碍等原因,在企图作出有目的的或细巧的动作时不能准确执行其所了解的随意性动作。
3.当肌力为0~1级时,应选用的肌力训练方法主要是A.被动运动训练B.肌肉电刺激疗法C.主动运动训练D.主动抗阻训练
E.主动抗重力训练
B当肌力为0~1级时,应选用的肌力训练方法主要是肌肉电刺激疗法;肌力1~3级时,助力训练、悬吊训练;肌力3级以上时,主动训练;4级以上肌力,抗阻训练
4.关于神经性疼痛错误的是A.有明确的损伤史B.无损伤区可出现疼痛C.与明确的损伤和疾病有关D.疼痛伴随感觉缺失E.阵发或自发性疼痛C神经性疼痛可分为伤害性或炎症性疼痛(对疼痛刺激的适当反应)和神经(病理)性疼痛(由神经系统损害诱发的不适当反应5.烧伤患者的主要运动正确的是A.提高患者的自信心B.每次都要在治疗师指导下进行C.若无禁忌,应尽早进行D.只做患侧,越多越好
E.肌肉有挛缩不宜进行
.C运动治疗应在患者全身情况好转后尽早进行,但要严格掌握运动量循序渐进慢速进行
6.关于目测类比测痛法错误的是A.用来测定疼痛强度,它是由一条cm断的直线组成B.优点是做患者之间的比较,而且能对患圆者治疗前后做评价C.该评级法对理解能力差的人士会有困难
D.日测类比测痛法简单、快速、精确、易操作
E.该评级法的信度被许多学者证实很高,同时具有较高的效度
.B目测类比测痛法的缺点是不能做患者之间的比较,而只能对患者治疗前后做评价
7.疼痛的物理治疗不包括A.深部脑刺激B.运动疗法C.热疗D.冷疗
E.神经根封闭
.E神经根封闭不属于疼痛的物理治疗,为药物治疗。
8.以下不能减少泌尿系统感染的措施是A.保持会阴部清洁B.膀胱冲洗C.间歇导尿D.鼓励患者多饮水E.卧位排尿E卧位排尿不能减少泌尿系统感染。鼓励患者多饮水、间歇导尿、膀胱冲洗使尿液不断冲洗泌尿道,尽快排出细菌和毒素,保持泌尿道清洁,保持会阴部清洁可减少对泌尿道的感染。9.徒手肌力检查最适合于A.脑瘫患者B.中风患者C.周围神经损伤患者D.帕金森病患者
E.脑外伤后遗症患者
C自主肌力的评定方法可采用徒手肌力检查法,徒手肌力检查最适合于周围神经损伤
10.经皮神经电刺激禁忌证不包括A.椎间盘病变B.心脏起搏器C.颈动脉窦部位D.孕妇下腹部
E.孕妇腰部
A经皮神经电刺激禁忌证:心脏起搏器患者。颈动脉窦部位、孕妇下腹部、孕妇腰部。
11.下列哪些不是软组织牵拉的目的A.改善或重新获得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伸展性B.降低肌张力C.增加肌力D.增加或恢复关节的活动范围
E.预防躯体在活动时出现的肌肉、肌腱损伤
C软组织牵拉的目的:改善或重新获得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伸展、降低肌张力、增加或恢复关节的活动范围和预防躯体在活动时出现的肌肉、肌腱损伤。
12.肌肉耐力训练中的等长收缩练习是指A.取20%~30%的最大等长收缩阻力,作逐渐延长时间的等长收缩练习,直至出现疲劳为止每天1次B.取1RM的60%量,每组练习25次,重复3组,间隔1分钟C.取10RM的80%量,每组练习25次,重复3组,间隔1分钟D.取60%~80%的最大等长收缩阻力,作逐渐延长时间的等长收缩练习,直至出现疲劳为止,每天1次
E.取10RM的%量,每组练习25次,重复3组,间隔1分钟
A肌肉耐力训练中的等长收缩练习是指取20%-30%的最大等长收缩阻力,作逐渐延长时间的等长收缩练习,直至出现疲劳为止,每天1次
13.作业活动简单分析的方法包括A.怎样进行活动B.什么活动C.为什么要选择这种活动D.活动将在哪里进行
E.以上均对
.E作业活动简单分析的方法包括怎样进行活动,什么活动,为什么要选择这种活动,活动将在哪里进行。
14.等张收缩的特点不包括A.产生关节运动B.收缩时可发生肌肉起止点之间的距离缩短C.收缩时可发生肌肉起止点之间的距离延长D.肌肉收缩时肌张力发生较大改变
E.肌肉收缩时肌张力基本不变
D等张收缩是骨骼肌向心收缩的一种,肌肉收缩只是长度的缩短而张力保持不变。肌肉收缩时肌张力发生较大改变不属于等张收缩的特点。
15.等长练习中的经典“tens”法则指A.主张收缩10秒后休息10秒,重复5次为1组B.主张收缩5秒后休息5秒,重复10次为1组C.主张收缩10秒后休息10秒,重复10次为1组D.主张收缩5秒后休息5秒,重复5次为
E.主张收缩5秒后休息10秒,重复10次为1组
C“tens”法则指训练中每次等长收缩持续10秒,休息10秒,重复10次为一组训练,每次训练做10组训练
16.有关肌力训练的超量恢复规律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无明显的肌肉疲劳就无超量恢复的出现B.肌力训练尽量使后一次练习在前一次练习后的超量恢复阶段内进行C.无明显的肌肉疲劳就会出现超量恢复D.无超量恢复出现,肌肉训练就难以达到效果E.肌力的不断提高建立在若干次超量恢复叠加的基础上
C肌力训练的超量恢复规律:出现明显的肌肉疲劳。
17.膝部骨性关节炎手术后的康复原则,以下哪一项不正确A.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B.多重复少负荷的训练方法C.多负荷少重复的训练方法D.个体化的训练方法
E.全面性的训练方法
C膝部骨性关节炎手术后的康复原则: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多重复少负荷的训练方法个体化的训练方法和全面性的训练方法。
18.康复评定中半定量评定描述正确的是
A.个案研究和比较研究中的差异描述B.临床上通常采用标准化的量表评定法C.通常采用特定的仪器进行检查测量D.最突出优点是将障碍的程度量化
E.是检测和提高康复医疗质量、判断康复疗效的最主要的科学手段
B半定量评定是将定性分析评定中所描述的内容分为等级或将等级赋予分值的方法。半定量分析所产生的结果要比定性评定更加明确、突出,但分值并不精确地反映实际情况或结果临床上通常采用标准化的量表评定法。
19.康复评定中定量评定评定方法描述不正确的是A.徒手肌力检查法B.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Barthel数C.FM评定D.Fugl-Meyer总积分
E.Katz指数分级
.EKatz指数分级属于定性评定。
20.不属于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的是A.梳妆B.理财C.服药D.做饭
E.洗衣
A梳妆属于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
21.ADL评定方法中关于提问法描述错误的是A.需要面对面的接触B.提问宏观到微观C.注意甄别患者回答是否真实D.甄别患者所述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意志
E.患者不能回答问题时可由家属代为回答
AADL评定方法中关于提问法描述可面对面的接触,也可以以打电话或邮寄问卷的方式进行评定。
22.关节松动技术的基本手法A.摆动B.滚动和滑动C.旋转D.分离和牵拉
E.以上均是
E关节松动技术的基本手法是摆动,滚动和滑动,旋转,分离和牵拉。
23.关节松动可以A.促进关节液的流动B.增加关节软骨和软骨盘无血管区的营养C.缓解疼痛D.前二个答案
E.前三个答案
.E关节松动可以促进关节液的流动,增加关节软骨和软骨盘无血管区的营养,缓解疼痛。
24.关节松动术的禁忌证包括A.关节活动已经过度B.外伤或疾病引起的关节肿胀,渗出增加C.关节的炎症D.恶性疾病及未愈合的骨折
E.以上均是
E关节松动术的禁忌证:关节活动已经过度;外伤或疾病引起的关节肿胀,渗出增加:关节的炎症:恶性疾病及未愈合的骨折
25.腰椎牵引常取仰卧位,此时卧姿宜为A.仰卧,屈曲双髋、双膝B.仰卧,屈曲单侧髋、膝关节C.仰卧,腰下垫物D.仰卧,双腿抬高20
E.以上均可
.A腰椎牵引常取仰卧位,此时仰卧,屈曲双髋、双膝
26.小儿脑瘫的康复原则不包括A.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B.治疗、游戏、教育三结合C.自然恢复D.综合治疗
E.注意家属的作用
C小儿脑瘫的康复原则: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治疗、游戏、教育三结合;综合治疗;注意家属的作用。
27腰椎牵引一般需要至少多大的自身重量才能将椎体拉开A.40%B.50%C.60%D.70%
E.%
B腰椎牵引一般需要至少50%的自身重量才能将椎体拉开。
28.周围神经损伤恢复期的康复治疗包括A.神经肌肉电刺激B.感觉训练平麻素C.ADL训练D.肌力训练
E.以上都对
E周围神经损伤恢复期的康复治疗有神经肌肉电剩激、感觉训练、ADL训练、肌力训练
29.物理治疗慢性胃炎的目的不包括A.改善胃的血液循环B.改善胃的营养状况C.促进溃疡愈合D.消炎解痉止痛
E.调节胃黏膜的分泌功能
C物理治疗的作用为改善胃的血液循环、改善胃的营养状况、消炎解痉止痛和调节胃黏膜的分泌功能
30.下列哪个是中频电疗法A.直流电疗法B.间动电疗法C.分米波疗法D.干扰电疗法
E.微波
D将两组或三组不同频率的中频电流交又地输入人体,在体内发生干扰后产生低频电流这种电流称作干扰电流。应用干扰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干扰电疗法。
31.下列哪个不是低频电疗法A.感应电疗法B.间动电疗法C.毫米波疗法D,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
E.电兴奋
C毫米波疗法是高频电疗法
32.直流电疗法主要适应证A.恶性肿瘤,神经性疼痛B.神经性疼痛,软化疤痕C.恶性肿瘤,软化疤痕D.神经性疼痛,严重心脏病
E.恶性肿瘤,严重心脏病
D直流电疗法主要适应证为心脏病、神经衰弱、神经炎、周围神经损伤、神经痛、自主神经失调、神经性头痛、关节炎、肌炎、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高血压病等。
33.不能用于治疗单纯疱疹的物理方法是A.超短波B.紫外线C.脉冲磁疗D.毫米波
E.超声治疗
E治疗单纯疱疹的物理方法:超短波、紫外线、脉冲磁疗和毫米波。
34.绝大部分高频电疗的禁忌证A.局部金属异物、植有心脏起搏器B.慢性消化系统疾病C.慢性炎症D.骨关节炎
E.伤口愈合迟缓
A绝大部分高频电疗的禁忌是局部金属异物、植有心脏起搏器。
35.骨折愈合期对僵硬的关节治疗方法是A.进行肌力训练B.主动运动C.助力运动D.关节松动术
E.被动运动
D骨折愈合期对僵硬的关节治疗方法是关节松动术。
36.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是以低频脉冲电刺激下列哪个部位来促进功能恢复的方法A.神经或肌肉
B.神经
C.肌肉D.神经或皮肤E.皮肤或肌肉
C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定义,以低频脉冲电刺激肌肉使其收缩,以恢复其运动功能的方法。
37.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适应证A.肌肉损伤后B.缺血性肌肉损伤C.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肌肉失神经支配D.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后肌肉失神经支配E.以上都是
D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适应证:下运动神经元麻痹,神经失用症,各种原因所致的失用性肌萎缩,肌腱移植术后,关节制动后,大型手术后为防止静脉血栓形成。
38.功能性电刺激应用范围不包括A.心脏起搏器B.人工耳蜗C.膀胱、尿道的电刺激D.痉挛肌电刺激E.肢体运动功能康复
D功能性电刺激应用范围包括心脏起搏器、人工耳蜗、膀胱、尿道的电刺激和肢体运动功能康复。
39.高频电的特征A.电极可以离开皮肤B.引起肌肉的收缩运动C.4个电极D.有止痛但无热的作用E.二组电流
A高频电流通过人体时容抗低,容易通过电极与皮肤之间的空气间隙,所以高频电治疗仪电极不必直接接触人体皮肤
40.颈椎牵引的三要素A.时间、角度、力B.时间、地点、诊断C.角度、力、诊断D.诊断、力、时间E.以上都不对
A颈椎牵引的三要素是时间、角度、力。
41.腰椎间盘突出推拿疗法作用机制有A.使突出物回纳B.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的关系C.改变神经根与周围组织的关系D.消炎止痛E.以上都是
.E腰椎间盘突出推拿疗法作用机制有使突出物回纳,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的关系,改变神经根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消炎止痛
42.常用的电刺激镇痛方法不包括A.经皮神经电刺激B.生物反馈疗法C.经皮脊髓电刺激D.脊髓电刺激E.深部脑刺激
B电刺激镇痛法包括经皮神经电刺激经皮脊髓电刺激、脊髓电刺激和深部脑刺激。
43.下列哪个不是痉挛的康复治疗方法A.预防伤害性刺激B.早期的语言训练C.运动治疗和其他物理治疗D.药物、神经阻滞和手术E.早期的预防体位
B痉挛的康复治疗方法包括:神经发育技术、手法治疗、功能性活动训练、物理因子治疗早期的语言训练不是痉挛的康复治疗方法
44.骨折康复目的,使骨折获得愈合,尽最大可能恢复损伤部位的A.生理功能B.解剖C.功能D.解剖和功能E.都可以
D骨折康复目的,使骨折获得愈合,尽最大可能恢复损伤部位的解剖和功能。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是治疗骨质的三个基本步骤,也是骨折康复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45.哪个不属于骨折的康复评定A.骨折对位对线B.关节活动度C.肌张力D.肢体长度和周径E.感觉功能
C骨折的康复评定内容:骨折对位对线、关节活动度、肢体长度和周径以及感觉功能。肌张力不属于评定内容。
46.神经源膀胱分类中,膀胱控制不包括A.反射性膀胱B.自主膀胱C.不协调膀胱D.无抑制膀胱E.动力性膀胱
E神经源膀胱膀胱控制包括反射性膀胱、自主膀胱、不协调膀胱和无抑制膀胱
47.处理烧伤患者关节或肌腱的开放损伤时,应用夹板固定的位置是A.松弛位B.休息位C.功能位D.抗挛缩位E.无特别体位
.A烧伤患者关节或肌腱的开放损伤时应用夹板固定的位置是松弛位。
48.疼痛的介入治疗不包括A.椎间关节封闭B.硬膜外封闭C.神经根封闭D.神经松解E.骶管注射疗法
D疼痛的介入治疗包括椎间关节封闭、硬膜外封闭、神经根封闭和骶管注射疗法。
49.脑卒中患者早期患侧卧位错误的姿势是A.患肩后缩B.肘伸直C.前臂旋后D.手指张开E.掌面向上
.A脑卒中患者通常采用患侧卧位、健侧卧位以及仰卧位和床上坐位。其中患侧卧位指的是患侧在下,健侧在上的侧卧位,是所有体位中最重要的体位。患侧肩应前伸,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手指张开,掌心向下。下肢成迈开步,健侧下肢髋膝屈曲,患侧下肢呈伸髖稍屈膝体位,并用枕头在下面支持
50.腰椎间盘突出早期的基本治疗方法是A.推拿按摩B.止痛药C.理疗D.完全卧床休息E.腰背肌锻炼
D腰椎间盘突出早期的基本治疗方法是完全卧床休息。
51.以下哪种类型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类型之一A.水肿型B.创伤型C.关节炎型D.强直型E.活动受限型
D强直型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类型之一
52.ADL运动方面不包括A.轮椅上运动和转移B.室内或室外行走C.床上运动D.以慢速跑45米E.公共或私人交通工具的使用
DADL运动方面包括:轮椅上运动和转移、室内或室外行走、床上运动、公共或私人交通工具的使用。
53.异位骨化最常见于哪个关节周围A.肩关节B.肘关节C.髋关节D.膝关节E.踝关节
C异位骨化最常见于髋关节周围。
54.手外伤后屈肌练习的方式有A.勾拳B.直拳C.完全握拳D.半握拳EA+B+C
E手外伤后屈肌练习的方式有勾拳、直拳、完全握拳。
5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增强A.肋间内肌活动B.肋间外肌活动C.膈肌活动D.腹肌活动E.辅助呼吸肌活动
C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增强膈肌活动。
56.诊断扳机指(弹响指)的关键点是压痛点的定位,其部位靠近手指的A.远端指间关节B.近端指间关节C.掌指关节D.远端指间关节与近端指间关节E.远端指间关节与掌指关节
C诊断扳机指(弹响指)的关键点是压痛点的定位,其部位靠近手指的掌指关节。
57.一患者的肌张力明显增加,被动运动困难,用改良Ashworth评定为A.2级B.3级C.4级D.5级E.1级
B改良Ashworth分级:0级:无肌张力增加;1级:轻微增加,表现为在抓握中被动屈或伸至最后有小阻力;1+级:轻度增加,表现为在抓握至一半ROM以上有轻度阻力增加等级;2级:肌张力在大部分ROM中有较大阻力增加,但肢体被动活动容易;3级:肌张力明显增加,被动运动困难:4级:受累部分肢体强直性屈曲或伸直。
60.关于深部脓肿的治疗叙述正确的是A.基本同痈的治疗B.早期短波或超短波疗法,微热量2次/日C.病灶不可逆转,需要促进脓肿成熟时,用温热量,1次/日D.当脓液排除,进入炎症吸收修复期时,无热量,1次/日E.短波或超短波疗法更适合深达肌肉层内的病灶
C深部脓肿的治疗方法:①短波或超短波疗法:早期无热量,2次/日。当病灶不可逆转需要促进脓肿成熟时,用温热量,1次/日。当脓液排除,进入炎症吸收修复期时,用温热量,1次/日②微波疗法:更适合深达肌肉层内的病灶。剂量选择同短波或超短波疗法。
61.脑卒中按Brunnstrom运动恢复阶段,其中V期时脱离共同运动,痉挛减轻,包括A.手触摸腰骶部B.上肢外展90°C.手钩状抓握无随意伸展或放松D.软瘫无随意运动E.立位、踝关节背屈
.E脑中按Brunnstrom运动恢复阶段其中V期时脱离共同运动,痉挛减轻,包括立位踝关节背屈。
62.骨折复位固定后,局部损伤反应开始消退需要康复训练的时间一般为A.1天后B.2~3天后C.4~5天后D.1周后E.半个月后
.B骨折或脱位等机械型损伤经骨科处理后2~3天,损伤反应开始消退,肿胀和疼痛减轻,无其他不适宜活动的情况,即应开始康复治疗。
63.徒手肌力评定法,肌力相当于正常肌力的75%时,此时的肌力为A.1级B.2级C.3级D.4级E.5级
D徒手肌力评定法肌力为4级:肌肉收缩能使肢体抵抗重力和部分外加阻力,评定结果为良好,肌力为正常肌力的75%。
64.下列有关肌力的练习错误的是A.肌力为0级时不必做肌力的训练B.注意心血管的反应C.肌力为2级时可以进行免负荷运动D.肌力为3~4级时由主动运动进展到抗阻运动E.注意无痛锻炼
A肌力为0级肌力训练:被动运动和电疗法。
65.共鸣火花疗法治疗时,电极与治疗部位的距离是A.2~5mB1-2mmC1-4mmD4-6mmE.紧贴治疗部位
E共鸣火花疗法通过特殊的玻璃电极作用于人体局部进行治疗。治疗时人体皮肤相当于电容的一极,电极内所充的容易电离导电的氩气为电容的另一极,电极与人体之间的空气以及电极的玻璃为电容中的介质,电极可以直贴皮肤。
二、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考题。请根据各考题题干所提供的信息,在每题下面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66~71题共用题干)患者,男,40岁。因车祸致腰椎椎体骨折,56个月前已行钢板固定手术。患者自述S4~S3节段无感觉,也无运动功能。目前留置导尿,小便可解但不能完全排空,测定膀胱残余尿量为ml。现可独立坐稳,亦可练习抛接球训练。平卧位下可全范围屈髋,无须辅助,然伸膝不能66.根据ASIA的分级,患者目前处于A.A级B.B级C.C级D.D级E.E级67.根据患者目前膀胱残余尿量情况,不正确的处理措施是A.定时定量饮水B.仍然需要保留导尿管C.教会患者膀胱的自我训练D.教会患者清洁导尿E.电刺激辅助治疗68.患者,男性,目前的损伤平面应为A.T12B.L1C.LyD.L3E.L.患者下一步的治疗方案中,不正确的是A.强化屈髋力量训练B.强化上肢力量训练C.转移训练D.站立训练E.单纯被动活动70.患者目前的坐位平衡分级为A.一级平衡B.二级平衡C.三级平衡D.四级平衡E.五级平衡71.根据病史,患者将来的预后最可能会是A.只能依靠轮椅代步B.可在佩戴KAFO下实现室内步行AC.可在佩戴AFO下实现室内步行D.可在佩戴AFO下实现社区步行E.可完全恢复正常
ABCECBA级:完全性极的玻璃为电容中的介质,损伤,骶段(S4,S)无任何运动及感觉功能保留。小便可解不需保留导尿管。损伤平面为L2,髂腰肌屈髋关节(在股骨和骨盆交接处)。被动运动可以逐渐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防止膝关节屈曲畸形,但对肌肉力量的恢复作用不大。三级平衡指人体在外力的作用下维持身体质心和姿势,保持身体平衡的过程。S4~S3节段无感觉,也无运动功能,现可独立坐稳,亦可练习抛接球训练,平卧位下可全范围屈髋,可在佩戴KAFO下实现室内步行。
(72~76题共用题干)患者,女,50岁。主诉颈部不适,左肩及左前臂麻木、疼痛,步态不稳一年,加重月余查体:颈椎活动可,左上肢大拇指皮肤感觉减退,左侧霍夫曼征阳性。X线片示颈椎曲度减小,各间隙高度正常,双下肢膝踝反射亢进,巴彬斯基征阳性。72.下列哪种诊断最准确A.肩周炎B.脊髓型颈椎病C.椎动脉型颈椎病D.颈椎间盘突出E.交感神经型颈椎病73.为明确有无后纵韧带骨化,宜行哪项检查AMRBCTC.诱发电位D.血常规E.核素扫描74.如MR示颈椎管狭窄明显,不宜行哪种治疗A.手术治疗B.牵引治疗C.热疗D.颈围制动E.止痛药治疗75.医师在分析病情时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X线片示颈椎各椎间隙高度正常可排除颈椎间盘突出B.国内颈椎管狭窄X线片的诊断标准是椎管前后径/相应椎体前后径小于0.75C.双下肢膝踝反射亢进,巴彬斯基征阳性提示脊髓受压D.该患者可能左侧伸腕肌力弱E.左上肢大拇指皮肤感觉减退提示颈6神经根受累76.上肢关键肌的描述哪项不正确A.肱二头肌为颈5神经支配为主B.伸腕肌为颈5神经支配为主C.肱三头肌为颈7神经支配为主D.中指指长屈肌为颈8神经支配为主E.小指外展肌胸1神经支配为主
BBBAB步态不稳,双下肢膝踝反射亢进,巴彬斯基征阳性为脊髓受压的表现。CT是诊断韧带骨化最好的检查。牵引治疗有加重脊髓损伤的危险。部分颈椎间盘突出患者椎间隙高度在Ⅹ线片上可无明显改变。伸腕肌为颈6神经支配。
(7~79题共用题干)患者,男,30岁。因事故被热气体烧伤躯干前面和双上肢,患处水疱较小,可见网状栓塞血管,微痛,感觉较迟钝。77.其烧伤深度和面积为A.Ⅲ度,31%B.深Ⅱ度,30%C.浅Ⅱ度,30%D.深Ⅱ度,36%E.浅Ⅱ度,36%78.1周后合并感染,创口出现大量脓性物及坏死组织,应用紫外线治疗时其剂量为A.亚红斑量B.弱红斑量C.中红斑量D.弱红斑量E.超强红斑量79.紫外线照射的方法是A.多孔照射B.中心重叠照射C.穴位照射D.局部照射E.全身照射
EEB烧伤分为三度:I度烧伤:皮肤仅出现红斑,皮肤基底层存在,可痊愈不留疤痕;Ⅱ度烧伤:表皮有大面积水疱,基底细胞充血水肿,组织坏死仅限真皮浅层;深Ⅱ度烧伤:表皮或真皮大部分凝固性坏死,原有组织结构消失;Ⅲ度烧伤:皮肤全层坏死,深达肌层、骨或骨髓。烧伤面积计算法:九分法:头部占体表面积的9%,一侧上肢占9%一侧下肢占18%,躯干前后面各占18%,会阴占1%;手掌法:患者本人手掌面积占体表面积的1%。创面的坏死组织或脓性分泌物较多,肉芽生长不良,用中或强红斑量;当分泌物减少或脱痴漏出新鲜肉芽组织时,应减量至阈红斑量。浅而新鲜的创面,可用亚红斑量照射。本患者大量脓性分泌物及坏死组织应大剂量照射。中心重叠照射是通过病灶区的重叠照射,达到中心区大剂量、周边健康皮肤小剂量的一次性操作方法,目的是加强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强抗感染能力
(80~82题共用题干)患者,男,50岁。左侧肢体无力1个月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临床诊断脑出血恢复期。入院查体:患者神志清楚,左侧肢体偏瘫,患者右手紧握拳头时,左手可见抓握反应,患者右侧髋关节抗阻力内收,左侧下肢内收肌群可触及肌肉紧张。80.该患者Brunnstrom分期正确的是A.BrunnstromI期B.BrunnstromⅡ期C.BrunnstromⅢ期D.BrunnstromⅣ期E.BrunnstromV期81.对该患者的康复治疗重点是A.增强右上肢、手功能的训练B.增强右侧下肢内收肌群肌力的训练C.控制肌痉挛和异常运动模式,促进分离运动的出现D.床上被动运动维持和扩大左手腕关节掌指关节活动度的训练E.增强左侧下肢肢体张力,促进患者早日站立、步行82.患者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患者左上肢可抬高到桌面,左手可以触摸自己的脊柱,可独立站立,踝关节背屈不能,一人辅助下患者可缓慢步行20m左右,患者要求近期出院回家。对该患者目前的康复治疗,不正确的是A.对患者运动功能、步行能力、ADL能力等进行出院前评定,拟定患者出院后的继续康复治疗方案B.对患者家庭中的厕所、厨房作必要的和可能的改造,方便患者在家中生活自理C.脑卒中后遗症后期患者,康复目标是回归,建议患者早出院D.继续控制肌痉挛,促进其选择性运动和速度运动更好的恢复E.可考虑训练患者使用手杖或步行器,辅助患者步行
BCC【解析]BrunnstromⅡ期特点为无随意运动,BrunnstromⅡ期出现联合反应。后遗症期继续训练和利用残余功能,防止功能退化,并尽可能改善患者的周围环境以适应残疾,争取最大限度的日常生活自理,回归家庭,尽可能回归社会。
(83~85题共用题干)患者,男,25岁,务农。颈后长痈1周,患处红肿疼痛,患处皮肤稍硬,患者发热,体温38.5℃。口服抗生素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外科建议转康复科辅助物理因子治疗。83.首选下列哪项物理因子治疗A.紫外线普B.短波C.超短波D.微波E.毫米波84.为增强疗效,尽快缓解症状还可添加的洽疗是A.磁疗法B.超短波微量热或需热量骨患88C.微波微热或温热量D.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抗生素离子导入E.红外线疗法85.经物理因子治疗患者红肿减退,疼痛减轻患处皮肤变软,有波动感。此时还有治疗对病情最有帮助A.加大抗生素用量B.提高免疫功能C.运动疗法D.外科对病灶切开排脓引流E.蜡疗法
ADD初期红肿阶段,与治疗疖相同。紫外线疗法:局部照射,早期红斑量;形成脓肿不可逆转,用中心重叠照射法,病灶强红斑量;脓已排出的疖用红斑量。尽快缓解症状还可添加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抗生素离子导入。外科对病灶切开排脓引流,加快红肿减退,疼痛减轻。
86~88题共用题干)患者,女,62岁。反复腰背痛2年,加重15天入院。患者48岁停经,几天前行双能Ⅹ线骨密度检查:骨密度较正常年轻人平均值降低的标准差为2.70s86.该患者骨质疏松症的分型属于A.失用型骨质疏松症B.I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C.Ⅲ型:继发性骨质疏松症D.Ⅱ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E.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应87.已获FDA批准用于防治骨质疏松症的雌激素类药物除外A.ogenB.premarinCestradermD.炔雌醇E.raloxifen88.该患者骨质疏松症治疗不正确的是A.降钙素B.合理配膳C.雌激素替代疗法D.补充蛋白质、钙盐和各种维生素E.进行各种体育训练
BEE绝经后骨质疏松症BMD或BMC较年轻成年人平均低2.5个标准差或以上。ogen、premarin,estraderm和炔雌醇均已获FDA批准用于防治骨质疏松症。进行适当的体育训练。
(89~90题共用题干)患者,男,58岁。车祸致头部外伤,产生左颞顶硬膜外血肿,手术引流,监护3周,患者意识恢复,转至康复科。查体:神清,右侧肢体偏瘫,上肢为屈曲痉挛,下肢伸展痉挛。89.治疗该患者肢体痉挛的措施包括A.抗痉挛体位的摆放B.抗痉挛药物的应用C.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应用D.痉挛肢体的温热疗法E.以上说法均正确90.对该患者运动功能的评定,可采用A.LOTCA法B.MTT法C.Yahr分期评定法D.Fugl-Meyer法E.Barthel法
EDFugl-Meyer法适用于上肢运动功能评定、下肢运动功能评定、平衡功能评测、四肢感觉功能评测、关节活动度评测
三.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同在考题前列出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考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每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次、多次或不被选择。(91~92题共用备选答案)A.进行站立B.预防关节挛缩C.步行的训练D.预防肌肉萎缩E.增加关节活动范围91.矫形器用于小儿脊柱裂的作用不是
92.ROM训练的作用是
EE矫形器来代替或矫正器官及肢体已丧失的功能,小儿脊柱裂较常见的为下肢瘫痪、大小便失禁等。如病变部位在腰骶部,出现下肢迟缓性瘫痪和肌肉萎缩,感觉和腱反射消失。下肢多表现马蹄足畸形,温度较低、青紫和水肿,易发生营养性溃疡,甚至坏疽。常有肌肉挛缩,有时有髖关节脱位。关节损伤后活动度(ROM)训练:关节损伤后,为保证受损组织得以顺利的愈合,同时防止出现二次损伤,通常会针对受损关节或受损部位周围关节进行不同程度的制动。(93~94题共用备选答案)A.抑制异常运动模式B.进行正常运动模式的诱导C.诱发和强化运动功能D.诱发和强化所希望的固定运动模式E.缓解肌张力康复治疗93.痉挛型小儿脑瘫首选的治疗方法是
94.迟缓型小儿脑瘫首选治疗方法是
EC痉挛型小儿脑瘫首选的治疗方法是缓解肌张力康复治疗;迟缓型小儿脑雍首选治疗方法是诱发和强化运动功能。
(95~96题共用备选答案)A.被动运动B.助力运动C.主动运动D.抗阻运动E.联合运动95.受累神经支配肌肉为Ⅱ级时,应进行96.受累神经支配肌肉为Ⅲ级时,应进行
BD受累神经支配肌肉肌力为1级时,使用辅助运动。受累神经支配肌肉肌力为2级时,使用范围较大的辅助运动、主动运动及器械性运动,但应注意运动量不宜过大。受累神经支配肌肉肌力为3级时,可进行抗阻练习争取肌力的最大恢复,同时进行速度、耐力灵敏度、协调性与平衡性的专门训练
(97~98题共用备选答案)A.≥7MEIsB.5-7METSC.2-5METSD.3-6METSE.2METS97.心功能I级活动时代谢当量水平98.心功能Ⅳ级活动时代谢当量水平
AE心功能代谢当量(METs)1级:≥7;Ⅱ级:≥5;Ⅲ级:≥2;Ⅳ级:2。
(99~题共用备选答案)A.FM量表B.教师用量表C.Conners父母问卷D.CARS评定量表E.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99.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智力测验项目不包括的是.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是
ACFM法适用于上肢运动功能评定、下肢运动功能评定、平衡功能评测、四肢感觉功能评测、关节活动度评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智力测验项目行为评估目前在国内外用得较多的是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包括:由父母评定的Conners父母用症状问卷,有老师填写的Conners教师用评定量表,老师和研究者可以用的Conners简明症状问卷。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是由患儿父母或与患儿共同生活达两周以上的人评定,该量表有57个描述孤独症儿童的感觉、行为、情绪、语言等方面异常表现的项目。
康复职称考试资料大全(士、师、中级)
康复医学与治疗技术
一基础知识篇.2.6(士)基础知识
.2.3(士)基础知识
.1.29(士)基础知识
.1.28(士)基础知识
.1.20(士)基础知识.1.18(士)基础知识
.1.13(士)·基础知识
.1.13(士)基础知识+专业知识
(士)基础知识
二相关专业知识.2.6(士)相关专业知识
.2.5(士)相关专业知识
.2.2(士)相关专业
.1.31(士)相关专业知识
.1.31(士)相关专业知识
.1.30(士)相关专业知识
.1.19(士)相关专业知识
.1.17(士)相关专业知识
.1.15(士)相关专业知识
.1.13(士)-相关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
(士、师)相关专业知识
.1.11(士)(师)相关专业
.1.10(士)相关专业
三专业知识.2.6(士)专业知识
.2.5(士)专业知识
.2.2(士)专业知识
.1.29(士)专业知识
.1.16(士)-专业知识
.1.13(士)基础知识+专业知识
四专业实践能力.2.7(士)专业实践
.2.5(士)专业实践能力
.2.4(士)专业实践
.2.3(士)专业实践能力.1.16(士)-专业实践能力
.1.13(士)-相关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
康复医学与治疗技术
一基础知识.2.4(师)基础知识
.1.16(师)基础知识
.1.11(师)基础知识
二相关专业.2.2(师)相关专业知识
.2.1(师)相关专业知识
.1.31(师)相关专业知识
.1.30(师)相关专业知识
.1.30(师)相关专业知识.1.18(师)专业知识
.1.17(师)相关专业知识
(士、师)相关专业知识.1.11(士)(师)相关专业
三专业知识.2.2(师)专业知识
.1.31(师)专业知识
.1.30(师)专业知识
.1.29(师)专业知识
.1.28(师)专业知识
.1.20(师)专业知识
.1.19(师)专业知识
.1.17(师)专业知识.1.15(师)专业知识
(师)-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
(师)-专业知识
四专业实践能力.2.2.3(师)专业实践能力
.1.20(师)专业实践能力.1.19(师)专业实践能力
.1.18(师)专业实践能力
(师)-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
康复医学与治疗技术
一基础知识.2.4(中级)基础知识.2.1(中级)基础知识
.1.29(中级)基础知识
.1.15(中级)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1.11(中级)基础知识
二相关专业知识.2.3(中级)相关专业知识
.2.2(中级)相关专业知识
.2.1(中级)相关专业知识
.1.31(中级)相关专业知识
.1.30(中级)相关专业知识
.1.30(中级)相关专业知识.1.28(中级)相关专业知识
.1.17(中级)相关专业知识
.1.14(中级)相关专业知识
三专业知识.2.3(中级)专业知识
.1.29(中级)专业知识
.1.28(中级)专业知识
.1.20(中级)专业知识
.1.19(中级)专业知识
.1.19(中级)专业知识
四专业实践能力.2.4(中级)专业实践能力
.1.29(中级)专业实践能力
.1.28(中级)专业实践能力
.1.20(中级)专业实践能力
.1.19(中级)专业实践能力
.1.18(中级)专业实践能力
.1.16(中级)专业实践能力
试题
.1.5其他疾病
.1.5其他治疗
.1.5—心理学基础
.1.5电诊断
康复工程
基础知识——物理学基
相关专业知识—内科疾病
.1.2中国传统治疗
.1.2儿科疾病
.1.2——精神疾病
.12.31人体发育学
.12.31内科疾病
.12.31神经疾病
.12.30神经疾病
.12.30神经生理学
.12.30心理治疗
.12.28相关专业知识——外科疾病
.12.28言语治疗
.12.28相关专业知识——骨科疾病
.12.15——生理学
.12.10——作业治疗
.12.10——骨科疾病
.12.9—药理
.12.9—运动学
.12.8——临床疾病
.12.7物理治疗
.12.6康复治疗基础
.12.6临床检验
.12.5解剖学
.12.4体格检查
.12.4影像学
.12.4康复医学概述
.11.25康复评定基础
康复医学与治疗技术知识点
一基础知识.1.16基础知识
.1.16基础知识
.1.10基础知识
二相关专业知识.1.15相关专业
相关专业知识
相关专业
三专业知识.1.21专业知识
.1.15康复评定的类型与方法
.1.11专业知识—站立与步行训练,转移训练
.1.10专业知识
四专业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
.1.11专业实践能力
.1.11专业实践能力
.1.2专业实践能力
康复医学与治疗技术教材
第一篇基础知识
第一章康复医学概论
第二章解剖学
第三章运动学
第四章生理学
第五章神经生理学
第六章人体发育学
第七章物理学基础
第八章心理学基础
第九章微生物和免疫基础
第二篇相关专业知识
第一章影像学
第二章临床检验
第三章药理基础
第四章外科疾病
第五章骨科疾病
第六章神经疾病
第七章内科疾病
第八章儿科疾病
第九章其他
第十章肿瘤
第三篇专业知识
第一章康复评定基础
第一章康复评定基础(二)
第二章康复治疗知识一
康复治疗知识二
康复治疗知识三
康复治疗知识四
康复治疗知识五
康复治疗知识六
第三章中国传统疗法
第四章外科疾病
第五章骨科疾病
第六章神经疾病
第七章内科疾病
第八章儿科疾病
第九章其他疾病
第十章功能障碍康复
功能障碍康复二
功能障碍康复三
第十一章肿瘤康复
第四篇专业实践能力
第一章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二
第二章运动功能评定
运动功能评定二
运动功能评定三
第三章平衡协调评定
第四章心肺功能评定
康复职称考试相关报名资讯
全国各地考点地址,电话,审核材料超全汇总,给康复考试的你!
年度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网上报名常见问题解答
职考须知:各地报名条件、审核要求、报名费用汇总
年康复职称考试报名流程及考生须知!
年康复职考报名最新操作指导详解+报名流程+历史考生报名指南!
康复职考报名开始,报名表知道怎么填吗?
康复职考网报开始,这些你必须知道!
年度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流程
康复职考人机对话经验大汇总,视频指导!教你轻松过考!
康复职称考试报名时间确定了,该好好做准备啦!
康复职称考试报名相关问题详解
康复卫生职考时间确定!附相关报名相关问题汇总
康复职称考试指南
免责声明:本文相关素材、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重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点击“阅读全文”进入商城查看康复专业书籍!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